環(huán)渤海新聞網消息(記者 角志偉)甲辰端午節(jié)前夕,由灤州市著名文史專家高俊信與盧龍文史學者張興民合作編制的《黃帝萬年歷·灤州版》正式問世?!饵S帝萬年歷·灤州版》始于公元前4713年,訖于公元9999年,服務歷史時空跨度14712年,電子版共176544頁。
一部史書,開啟民間學者解讀歷史“接力賽”
2022年2月,高俊信發(fā)現(xiàn)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羅琨所著的《商代戰(zhàn)爭與軍制》一書,書中有“帝辛十祀征伐夷方日程表”一節(jié),引發(fā)了高俊信的濃厚興趣。帝辛十祀征夷方始于帝辛十祀八月甲午,終于帝辛十一祀五月癸卯,歷時 250 天。高俊信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該日程表彌足珍貴,是古文字學、考古學、歷史學界對出土甲骨卜辭研究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
這一成果令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夏商周三代史研究的高俊信萌生了解讀《帝辛十祀征伐夷方日程表》的想法,并著手作了許多基礎性準備工作。他認為,一旦如愿,將鎖定帝辛十祀的唯一具體年代,獲取許多商殷歷史的真實情況。
《商代戰(zhàn)爭與軍制》一書中記載:帝辛十祀九月征伐夷方4天的甲骨卜辭日名是甲午、己酉、辛亥、癸亥;帝辛十祀十月征伐夷方甲骨卜辭的日名是:癸酉、癸未、乙酉、丁亥、己丑、辛卯、癸巳、甲午、乙未、丁酉、己亥、辛丑共14個。
以上帝辛十祀是哪一年?眾多甲骨文干支日名又是哪月哪日?目前國內學界尚無人解讀。高俊信認為,遇到《商代戰(zhàn)爭與軍制》一書中的帝辛十祀十月征伐夷方甲骨卜辭的日名是有生之年的一大幸事,解讀夏商周時期的干支日名,使其課題研究進一步升華。
解讀中國古代的干支紀日,需要借助《萬年歷》。目前我國存世的《萬年歷》版本甚多,其中當首推武漢華中農業(yè)大學劉安國教授的《日梭萬年歷》較為準確。該歷書始于公元1583年(明萬歷11年癸未),時間跨度4000年,用它解讀帝辛十祀的干支紀日明顯超出其服務范疇。除此之外,許劍偉先生在《日梭萬年歷》的基礎上研發(fā)的《壽星天文歷》也是一個較為流行的版本。但該歷設有公元0年,周赧王在位8年,實際在位59年,從公元前842年至公元前2070年的基礎數(shù)據(jù)是夏始年為公元前2070年,商始年為公元前1600年,西周始年為公元前1046年,致使該歷的夏商周三代的紀年完全墜入歷史盲區(qū),無法使用。
兩位知音,不畏寒暑“干支海洋”覓真金
為解讀《帝辛十祀征伐夷方日程表》,高俊信向好友張興民推薦了《壽星天文歷》(許劍偉版),并提出將其中的14760頁的字幕刪掉重來,嘗試改編《壽星天文歷》。張興民當即表示同意,并開始了工作。張興民以《夏商周紀年表》《中華五千年紀年表》等為據(jù),編制程序,于2022年12月6日,推出了《黃帝萬年歷·灤州版》。
為保證該書的準確性和權威性,高、張二人對《黃帝萬年歷·灤州版》進行了嚴格檢校。檢校工作以公元前 827年(周宣王元年甲戌)至公元前2697年(黃帝元載甲子)這一歷史階段為重點,重中之重是公元前 827至公元前2357年的14760頁。
在檢校過程中他們發(fā)現(xiàn),《歷表》中的武王伐紂日程比文獻記載提前了一個月又兩天。他們依據(jù)《國語·周語·伶州鳩語述天象》獲取了西周初年改歷的節(jié)點,于2023年2月7日形成用改后的周歷修訂前1122年正月、二月、閏二月月歷的想法,并于2023年2月25日完成這一重大修改。致使困擾人們3000年的牧野之戰(zhàn)之“二月甲子朝” 被解讀為:牧野之戰(zhàn)發(fā)生在“二月甲子朝”,即公元前1122年2月28日甲子(二月初四)。
《黃帝萬年歷·灤州版》的面世,使人們查閱公元前2697年至今的公元紀年、古今干支紀日成為現(xiàn)實,是文史工作者解讀甲骨文、青銅器銘文之年、月、日的工具書,是居家必備的永不過期的日歷表。
在采訪中,高俊信先生向記者介紹了該書電子版的使用方法。欲查找公元以后的某一個紀年,則在黃色字幕上方的“公元2024”欄內,鼠標選中“2024”敲回車鍵,添加所需年份,用同樣的方法添加月份,點擊“確定”即可。查找公元前的紀年,在年份欄內先填寫“BC”或“-”號,之后添加年份、月份,點擊“確定”即可。
嘔心瀝血,當代歷書續(xù)寫華夏青史
《灤州志·紀事》記載:“商湯十有八祀乙未,王至東郊,立圣賢古有功者之后,封孤竹等國各有差。”
《讀史方輿紀要》載:“商王武丁時,析孤竹之地,封功臣為黃洛侯國,黃洛蓋今州治也?!?/p>
“武王克殷,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p>
《文獻通考》記載,商王武丁“丁巳嗣立,五十九祀乙卯崩。”
《綱鑒易知錄》記載,武王克殷事發(fā)“周武王十三年己卯。”
這些隱藏于古代典籍的蛛絲馬跡透露出一個真實的信息,灤州處于存世千年的文明古國孤竹國的核心區(qū)域。
本世紀初,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主要成員、清華大學彭林教授專程到灤州。灤州市新城福至園《回望灤州》文化墻上有“孤竹封國于公元前1748年”的石刻,教授得知這一消息頗為震驚,專程來灤考察孤竹封國的紀年。
巧合的是,2011年4月2日,高俊信因寫作需要開始了對孤竹文化、夷齊文化、夏商周三代史的研究。通過對《灤州志》和《河南杞縣伊氏家譜》等浩如煙海史料的研究比對求證,高俊信編撰了《夏商周紀年表》一書,并于2019年1月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發(fā)行,此書的問世將我國《歷史紀年表》從公元前841年庚申上溯至黃帝元載甲子公元前2697年。社會各界予以高度評價,有關學術機構給予充分肯定,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人在著作人項下破例署名并認為:“您的《夏商周紀年表》是一部用心之作,內容艱深,誠為一項壯舉……”
此書問世后,年逾八十的高俊信始終沒有停下研究的腳步。
如今,面對經過多次修訂問世的《黃帝萬年歷·灤州版》,記者提出,《灤州志》記載的“商湯十有八祀乙未封孤竹”究竟是哪一年呢?很快,通過這部萬年歷的查詢,得知是公元前1766年,商積年是644年。《萬年歷》中的孤竹封國為何與灤州福至園《回望灤州》文化墻上的精美石刻不一致呢?
高俊信介紹,在新編《灤州通史》里,目前還有孤竹封國于公元前1582年、武王克殷于前1046年、前1035年夷齊餓于首陽山的提法。高俊信先生做了如下說明:我國干支紀年與公元紀年間存有“尾數(shù)定天干”“ ÷12余數(shù)定地支”規(guī)律、六十年一循環(huán)規(guī)律、公元紀年會自報身世規(guī)律、深度融合太歲文化。
商湯十有八祀乙未封孤竹是公元前1766年的結論與《夷齊錄·題跋》“商湯乙未封孤竹國至嘉靖戊申蓋三千三百一十有三年矣”相合(3313-1547=1766)。很明顯,商湯十有八祀乙未是公元前1766年。
在對夏商周三代史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今天,百度“商湯十有八祀乙未是公元前哪年?”聆聽AI智能回答也是公元前1766年。
采訪中,高俊信還向記者展示了用《黃帝萬年歷·灤州版》解讀《帝辛十祀征伐夷方日程表》的全過程:帝辛(紂王)十祀(十年)十一月份的干支日名共10個,依《夏商周紀年表》可確認帝辛十祀是公元前1145年丙辰。而打開公元前1145年12月份(殷歷十一月份)的《黃帝萬年歷·灤州版》,令人驚喜地發(fā)現(xiàn)《萬年歷》顯示著前1145年12月31日十一月廿九庚午是冬至!高俊信告訴記者,這個日期和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主要成員張培瑜先生所著的《夏商周時期的天象和月相·二分二至表》的記錄日期完全一致!
《夏商周時期的天象和月相·二分二至表》是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所取得的重大學術成果之一。其826頁標注BC1145年12月31日庚午(十一月廿九)0時41分冬至。
綜合以上幾個出處,完全可以充分相信,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夏商周紀年表》《黃帝萬年歷·灤州版》《夏商周時期的天象和月相·二分二至表》《帝辛十祀征伐夷方日程表》對帝辛十祀的紀年、月、日的數(shù)據(jù)是相同的、準確的。因此《黃帝萬年歷·灤州版》堪稱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寫實經典。
《黃帝萬年歷·灤州版》編程數(shù)據(jù)以《夏商周紀年表》《中華五千年紀年表》《中華干支紀年周期表》為主體,并借鑒了《四庫全書·薈要》摛藻堂藏本的《歷代通鑒輯覽》。
據(jù)高俊信介紹,古人對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早有論斷,認為“黃帝以來迄共和以前紀年,備書甲子,無一闕疑,一若二千年間,相系而下,絕無所疑者”。他說,我國歷代都有綱鑒類編年史,如《帝王世紀》《皇極經世》《皇王大紀》《通鑒前編》《通鑒外紀》《文獻通考》等,以及古老的各姓氏家譜等。一直以來,世人對這些古文獻的總體評價是:依據(jù)正義、表里六經、資料翔實、至公至正、備書紀年、準式萬世、集史學之大成。
古往今來,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干支紀年法,一直被譽為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精華?!饵S帝萬年歷·灤州版》這部新版萬年歷跨越華夏上下五千年,把司馬遷史記記載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之前的歷史干支紀年,上溯到了公元前2697年,為研究典籍記載、挖掘歷史資源提供了重要參考,不僅在學術上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貢獻性,而且在社會文化傳承方面也將產生深遠影響。
人物簡介:高俊信
高俊信,河北省灤州市人,多年來熱衷于孤竹文化、夷齊文化、夏商周三代史的研究,近年獲取多項學術研究成果,著有《夷齊廟》《夏商周紀年考》《<皇極經世>考》《鄉(xiāng)風民俗》(合著)《鑒〈吳氏宗譜〉編〈吳國年表〉》《<兩表>定乾坤》等。發(fā)表學術論文數(shù)十篇,如《仲康日食與夏始年》《對賓組五次月食卜辭唯一認證的解讀》《武王克殷日程表》《夏商周紀年表>輯成始末》等。其中多部作品的觀點收錄于《百度百科》(即《百度文庫》)并被創(chuàng)建為百度新詞條,為《智能回答》系統(tǒng)所采納,作為該系統(tǒng)播報的文獻依據(jù)。他所著的系列文化產品——《夏商周紀年表》《中華五千年紀年表》《中華干支紀年周期表》在學界產生了重大影響,獲得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高俊信的研究成果,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研究作出了原創(chuàng)性、奠基性的貢獻,為深入研究中華文化的歷史淵源和發(fā)展脈絡提供了重要參考,對傳承弘揚中華五千年文明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黃帝萬年歷·灤州版》這部萬年歷,被定性為歷史教學參考書,對于專業(yè)撰稿人、出版界文稿編審人員、文史工作者、歷史教學人員來說,是必備的工具書。
相關鏈接:
夏商周斷代工程
“夏商周斷代工程”是我國一項史無前例的文化工程,是一個以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方法來研究中國歷史上夏、商、周三個歷史時期的年代學的科學研究項目,是一個多學科交叉聯(lián)合攻關的系統(tǒng)工程。有的媒體甚至把它稱為“中國文化史上最偉大的事件”。
該工程作為“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于1996年5月16日正式啟動,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斷代工程”正式公布了(階段性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報告》,初步確定夏朝起始年代約為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約為公元前1600年、商周分界為公元前1046年。《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也于2000年10月出版。這是本不厚的書,連同附錄、后記在內,只有118頁,約10萬字,卻是200余位學者5年心血的結晶。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輝煌文明史,這是因為古代文獻中清楚地記錄了夏、商、周三個最早的朝代。然而真正有傳世文獻支持的“信史”迄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從此上溯的歷史是模糊不清的。在司馬遷的《史記·三代世表》中,僅記錄了夏商周各王的名字,而沒有具體在位的年代,這種狀況被稱為“有世無年”,這就是說,五千年文明史中僅有三千年“有史可查”。
千百年來,無數(shù)學者為改變這一狀況而付出了畢生的精力,然而如此規(guī)模龐大的工程是無法由一己之力來完成的。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考古成果不斷涌現(xiàn),改變“有世無史”的時間已經成熟。
第一個對共和元年以前中國歷史的年代學作系統(tǒng)研究工作的學者是西漢晚期的劉歆。劉歆的推算和研究結果體現(xiàn)在他撰寫的《世經》中,《世經》的主要內容后被收錄于《漢書·律歷志》。從劉歆以后一直到清代中葉,又有許多學者對共和元年以前中國歷史的年代進行了推算和研究。這些工作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他們推算所用的文獻基本上不超過司馬遷所見到的文獻,所以很難有所突破。
晚清以后情況有些變化,學者開始根據(jù)青銅器的銘文作年代學研究,這就擴大了資料的來源。1899年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又為年代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來源。進入20世紀后,中國考古學的發(fā)展又為研究夏商周年代學積累了大量的材料。
為填補中國文明史的空白,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于1996年正式設定,成為中國“九五”期間重點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為了使工程規(guī)定的目標能順利實現(xiàn),國務院成立了領導小組,聘任歷史學家李學勤、碳-14專家仇士華、考古學家李伯謙、天文學家席澤宗為工程“首席科學家”,主持由21位不同學科的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工作。這個科研項目,涉及歷史學、考古學、天文學、科技測年等學科,分9個課題,44個專題,直接參加的專家學者就有200人。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jù)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