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中心 即時新聞 時政 獨家 縣區(qū) 小記者 教育 醫(y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河北

行走長城① | 山海關:雄關漫道煥新機

2024-08-12 16:02:34  來源: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征。在河北境內綿延近2500公里,行經9個設區(qū)市和雄安新區(qū)。

  牢記總書記殷切囑托,保護好、傳承好長城這一歷史文化遺產。今天起,本臺推出五集系列報道《行走長城》,尋訪雄渾壯闊巍峨蜿蜒的長城景觀,講述一磚一石悉心呵護的動人故事。首篇帶您走進萬里長城第一關——山海關。

  

  山海關是萬里長城東端的第一座關隘,境內長城全長27.63公里,被譽為"天然的長城博物館"。

  長城保護員 張鵬:

  三道關雨后的安全點位已經拍攝完,信息發(fā)過去了,注意接收。

  長城保護員張鵬負責巡護長17公里的山地長城,其中的三道關是山海關長城最險要的一段。石砌長城如游龍般從崖頂逶迤而下,又依山背奔騰而上,形成"倒掛"之勢,險峻非常。

  長城保護員 張鵬:

  長城段落有的地方出現那種原始的塌落,這兩天正好下雨,過來定時進行一個監(jiān)控。我們正常巡查,你人過不去,用無人機去看一眼,看看有沒有險情。

  出生在山海關長城腳下的張鵬,聽著長城故事長大,2017年,他從一名長城志愿者正式成為了一名長城保護員。

  長城保護員 張鵬:

  小的時候和小伙伴們經常上長城去玩。長大了爬的長城越來越多,接觸的也越來越多,就喜歡它了,就是想去為它做點什么。

  從喜歡到熱愛,讓"興趣"變成"專業(yè)",張鵬逐漸找到了他與長城獨特的對話方式。運用無人機、大數據等現代科技配合人工巡視,守護古老長城,張鵬笑稱自己是"長城保護員2.0版"。

  長城保護員 張鵬:

  我們現在盡量多地去收集長城各個點位的照片和信息資料,為將來做一個大數據庫做準備。而且現在我們也在思考,如何將最先進的AI手段應用到我們長城保護員的日常巡護工作中。

  2021年年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qū)河北段一號工程——山海關中國長城博物館開建。得知博物館征集文物時,張鵬把自己收集的"看家寶貝"們悉數拿出。

  長城保護員 張鵬:

  我就將我自己收藏的20多件和長城有關的實物和信息捐給了博物館。我想這些東西能夠讓大家看到真正的長城的歷史故事。

  坐落在角山腳下的山海關中國長城博物館,總建筑面積約3萬平方米,目前已進入陳列布展階段,建成開放后,將成為我國規(guī)模最大、標準最高的以長城文化為主體的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

  山海關中國長城博物館講解員 霍瑞:

  山海關中國長城博物館目前是我們國家一級博物館,目前我們的館,館藏文物一共是達到了5000多種,其中像還包括了國家一級文物“神威大將軍”以及您眼前所看到的我們這一面由120個字模印文城磚所組成的展示墻。城磚上面是有8到9個字的文字的,是有著非常好的歷史文物價值和考古的價值的。

  山海關中國長城博物館黨組書記、館長 張博威:

  我們是通過一館全覽,應該說館在城中,城中也有我們這樣一個博物館,融入在咱們秦皇島的長城體系當中。在這一個天然的長城博物館的體系當中,讓大家在館里對它(長城)的整體有一個了解。同時大家還可以近距離地到一些特色的長城資源這些實物本體當中,去跟它對話,去跟它觸摸,去了解長城的歷史、長城的文化。

  讓長城遺產可觀、可感、可用。如今,古老長城櫛風沐雨,巋然屹立,巍巍雄關在一代代人的保護與傳承下,正在講述新的故事、煥發(fā)新的生機、續(xù)寫新的華章。

編輯:榮潔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