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獨家 縣區(qū) 小記者 教育 醫(y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shù)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即時新聞

守護生物多樣之美(人民時評)

2024-12-24 12:55: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建立政府主導、企業(yè)積極行動、公眾廣泛參與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長效機制,是推動生物多樣性主流化、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根本保障

  

  新引入的蠟梅悄然綻放,滿足參觀者冬季賞花需求;良好的濕地生態(tài),為越冬候鳥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和棲息繁殖環(huán)境;科普館以“植物與人類生活”為線索,多角度展示植物在人類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即將迎來3周歲生日的國家植物園,吸引不少游客前往打卡。

  “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百物生。”生物多樣性關系人類福祉,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逐步建立國家植物園體系,努力建設美麗山川?!眹抑参飯@和華南國家植物園相繼設立,成為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研究基地和科普陣地,標志著我國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對推進自然生態(tài)保護、建設美麗中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重要意義。

  游覽植物園最樸素的需求,是體驗自然之美。然而,國家植物園體系的作用,不僅在于呈現(xiàn)自然,更在于守護物種。我國是野生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其中珍稀瀕危野生植物達4000余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約1200種。通過專類園、標本館、種質資源庫、實驗室等基礎設施,對植物類群進行系統(tǒng)收集、完整保護、高水平研究和可持續(xù)利用,有助于保護珍稀物種、守護生態(tài)安全,推動生態(tài)產品價值實現(xiàn)。目前,僅國家植物園遷地保育活體植物就多達1.75萬種。

  保護生物多樣性,打造種質資源庫是關鍵。以國家植物園“國家植物種質資源庫”項目為例,科技工作者先后對12個省市開展野生植物資源調查,收集的野生植物種質資源包括黃檗、野大豆、紫椴、丁香葉忍冬等珍稀瀕危植物。一個物種可以影響國家經濟,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蒼生。植物種質資源庫是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的構成主體,把優(yōu)良的植物基因保存下來、傳承下去,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生物多樣性,是全民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部發(fā)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zhàn)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將“全民行動”作為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優(yōu)先行動之一。建立政府主導、企業(yè)積極行動、公眾廣泛參與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長效機制,是推動生物多樣性主流化、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根本保障。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從來不是一句空話,需要每個人都作出應有貢獻。

  作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態(tài)環(huán)境需求的“綠色網紅”,越來越多的植物園成為城鄉(xiāng)一體、全民共享的自然教育基地,激發(fā)起人們對自然的熱愛與責任感。自2023年開講以來,國家植物園累計推出60場《萬物共生大講堂》,以“講好中國植物故事,傳播生物多樣之美”為宗旨,邀請專家學者深入淺出地闡述科學知識、經典學說、重大發(fā)現(xiàn)。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理念傳播至千家萬戶,提升全民生物多樣性素養(yǎng),必能推動全民保護行動取得更大進展。

  從全球來看,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tài)系統(tǒng)退化對人類生存和發(fā)展構成重大風險,自然不能等,人類更不能等。我國作為最早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在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進程中發(fā)揮了重要引領作用。國家植物園體系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與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一道,通過有機統(tǒng)籌就地保護與遷地保護,正顯著增強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助力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邁上新臺階。

  生態(tài)興則文明興。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畫卷在中華大地徐徐鋪展,必能為實現(xiàn)中國式現(xiàn)代化提供有力支撐,為共建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打造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貢獻更多力量。


編輯:雷偉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